您的位置: 首页 茶与文化

普洱茶的优点!

2012-12-10 00:00:00


普洱的优点

一、普洱性温和,不伤胃。 现代人紧张、压力大的生活模式,胃疾普遍,气血偏虚,食不正常,一般轻发酵对爱之人而言,确有“不可承受之轻”的顾忌。

二、普洱是有科学根据的保健饮料。现代人“以命博钱”者,比比皆是,普洱的防癌保健功能一经医界证实后,“以小钱保长命”的观念,不但强化了爱人的信念,同时吸纳了许多新进友。此外,普洱去脂消食,减肥瘦身的药理特性,更是风靡了无数爱美塑身族、中年发福者的心。

三、普洱易冲耐泡,操作平易随和。陈化得宜的普洱,不苦不涩,即使久浸亦能入喉,既不需像高山分钞必较,却乃有事的乐趣,甚至不失包便利性。

四、普洱保存容易,性转换富变化。从某个定义来说,普洱是“活的有机体”,其主要特点在于体完成后,所持续进行的“后发酵作用”(或称后熟作用、陈化作用),随着时间的延长,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,不同陈期的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,这也是品茗,藏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“叶的制作与完成”,其实,一饼普洱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、近百年之久,因为打从叶离树起,直到热水冲入壶中,它都在处于“现代进行式”,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。

五、普洱是“可以喝的古董”。很少有饮料或食品具备普洱这种“可饮、可藏”的双重特性,“人人皆可饮,越旧价越高”,新普洱是人人可得的日常饮料,老普洱却又“价等兼金”,可望不可及,如果在“普洱天平”的左端是“典藏价值”,是只涨不跌的“耐久财”;而右端则是“饮用价值”,是喝一片少一片的“消费财”,那“时间”就是游走在两者之间的“砝码”,随着时间砝码往左推移,这饼的典藏价值就越高,反之亦然,远年普洱所具备的典藏性类似红酒,两者一样讲究年份、出身(酒庄、庄),注重稀有性与保存状况。

 

普洱分生熟,各有短长

普洱的制作工序大体是:鲜采叶经杀青、掇捻、干燥后,即成毛青(滇青),此时的韵浓烈霸道,一般人是喝不惯的。随着毛青的加工不同,普洱自此分为生、熟两大系(也有互相拼配的半生熟),一般将生归属于“绿”,熟归属于“黑”。

 

[生]

是指毛不经过“渥堆”而完全依自然转化而成,这是历史上的传统制法,。生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,视保存环境条件,至少需要近十年以上,时间越长,体内的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和非酶性氧化越完全,其陈香益发醇和稳健,但韵致活泼生动,这种活力即为人所称道的[气]。

[熟]

是指毛经过“渥堆”这项工序,通过湿熟作用以人工方式速成发酵,促进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自动氧化,转化叶内含物质,减除苦涩味,使滋味变醇,消除青臭气,缩短其陈化阶段,可提早饮用。这是1973年起昆明厂首先借鉴黑工艺,而发展出的技术,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对“渥堆”的相关研究,在1985年还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。这要说明的是,有的人对“渥堆”有所误解,还把“渥堆”和“湿仓”划上等号,事实是两者是完全不同的,“湿仓”是指投机者将年份比较新的普洱成品,陈置于湿度甚高的环境,利用高湿度(或泼水)促使品发霉,以改变体,使外观上可伪充陈年,这种不健康的湿仓,是禁不起高温冲泡下的品鉴考验的。

普洱的保健和药理

长期以来普洱深受肯定,除了因其质优良,止渴提神,还有特殊的药用功效,普洱的药理功用古谱早有记载,清人赵学敏“本草钢目拾遗”云:“普洱性温味香,……味苦性刻,解油腻牛羊毒,虚人禁用。苦涩逐痰,刮肠通泄。普洱膏黑如漆,醒酒第一,绿色者更佳,消食化痰,清胃生津,功力尤大也”。随着现代生活环境的变迁,致癌因子无处不在,现代人可说是身处在癌症阴影中,事实上,早在十多年前,普洱的抗癌作用早就经云南昆明医学院肿瘤研究所证实,并在1991年亚太地区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上获得举世认可。